健康故事圈
全球视野 疗效神速之“腰椎间盘突出症;腰腿疼伴麻木”
2025-03-10
患者代某某,女,71岁,因'反复腰骶及双下肢疼痛、麻木半年余,伴水肿1周'于2025-02-27 11:18门诊拟'1、高血压;2、腰椎退行性变;3、其他'收住入院,值班医生于2025年02月27日 11:22查看患者。
一.病例特点:
现病史:患者诉近半年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腰骶及双下肢疼痛、麻木,呈持续性酸痛、疼痛范围广泛,以左下肢明显,体力劳动时加重,翻身活动困难,病后长期自服止痛药物、个人诊所肌注药物(具体不详)治疗,上述疼痛较前减轻。1周前感腰骶及下肢疼痛加重,并出现双下肢肿胀感,3天前出现颜面水肿,无咳嗽、咳痰、喘息,无心悸、胸闷、胸痛、呼吸困难,无晨僵、关节畸形、晕厥、肢体活动障碍等,病后未系统治疗。
现症见:腰骶及双下肢疼痛、麻木,呈持续性酸痛,双下肢及颜面水肿,纳眠可,二便调。舌淡胖,苔薄白,脉细。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既往史:有“高血压病”史30年,最高血压150/80mmHg,规律服药(具体不详),血压控制尚可;有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”病史18年,未规律服药;否认'肝炎、结核'等传染病史;否认'糖尿病'史;否认手术、外伤史;否认输血史;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。预防接种史不详。
体 格 检 查:T:36.5℃ P:68次/分 R:19次/分 BP:143/76mmHg SPO2:96%,一般情况尚可,神清,查体合作。头颅五官正常无畸形,颜面轻度水肿,口唇无发绀,双肺呼吸音清,未闻及干湿啰音。心率68次/分,心律齐,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。腹平软,无压痛,无反跳痛及肌紧张,腰椎生理曲度存在,L3-S1椎体棘突旁开2cm处压痛(+),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(+),四肢肤温正常,双下肢胫前、踝关节轻度凹陷性水肿。生理反射存在,病理征未引出。中医望闻问切可见:面色正常,形体肥胖,舌淡胖,苔薄白,脉细。
辅助检查:-
拟诊讨论:
1.初步诊断:
中医诊断:痹症
肝肾不足证
站群论坛西医诊断:1、腰椎间盘突出伴神经根病变;
2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;
3、高血压1级,很高危组;
4、水肿查因。
2.诊断依据:
中医诊断依据:
患者以“反复腰骶及双下肢疼痛、麻木半年余,伴水肿1周。”为主症,当属中医之“痹症”范畴,患者年老体衰、久病耗伤,肝肾亏虚、精血不足,肝血不足则筋失濡养,肾精亏虚则骨失所充。肝肾亏虚则精血不足,筋骨失养。筋脉失于濡养,导致关节屈伸不利、僵硬疼痛;骨髓不充,骨骼脆弱,易出现腰膝酸软、关节变形。舌质淡,苔薄白,脉细均为肝肾亏虚之象。本病病位在腰,属肝肾亏虚之证。
西医诊断依据:
1、腰椎间盘突出伴神经根病变诊断依据:
⑴病史:反复腰骶及双下肢疼痛、麻木半年余,伴水肿1周。
⑵症状:腰骶及双下肢疼痛、麻木,以左下肢明显,体力劳动时加重,翻身活动困难。
⑶体征:腰椎生理曲度存在,L3-S1椎体棘突旁开2cm处压痛(+),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(+)。
2、高血压1级,很高危组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依据:结合病史、用药及入院时血压情况,诊断明确。
3.鉴别诊断:
中医辨别诊断:
与痿病相鉴别,痿病表现为肢体痿弱,行动艰难,甚至瘫软于床榻,但肢体关节多无疼痛,而本病却以疼痛突出。临床上也有既有肢体肌肉萎缩无力,又伴有肌肉关节疼痛者,是为痿痹并病,可按其病因病机特点,辨其孰轻孰重进行论治。
西医辨别诊断:
与类风湿关节炎相鉴别:好发于育龄期女性,以对称性双手近端指间,掌指及腕关节疼痛最为常见,亦可累及跖趾、踝、肩、肘及膝关节等。晨僵可达1小时以上。化验RF、ccp等多种自身抗体(+),X线示关节面模糊,关节间隙成融合等破坏性改变。
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现见症:腰部、左臀部及下肢疼痛、麻木,双下肢及颜面轻度水肿,饮食及大小便可,舌淡胖,苔薄白,脉细。辨为:痹病(肝肾不足证),水气病。治以:温阳利水,滋补肝肾,活血止痛。给予大防风汤、金匮肾气丸合方加减:熟地15g、山药15g、山萸肉15g、丹皮10g、茯苓25g、泽泻20g、桂枝5g、黑顺片5g、白术15g,当归15g,白芍20g、川芎15g、熟地15g、黄芪20g、防风10g、杜仲10g、牛膝10g、独活15g、防己10g、党参15g。
按:昨日(入院第2天)查房患者诉腰腿疼、颜面下肢水肿明显好转,今日(第三天)查房患者诉:腰腿疼及下肢麻木、水肿等症状基本上消失,患者已无颜面肿胀感及水肿。基本上是纯中医治疗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