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故事圈
健康范围 千年古籍中的神秘穴位(三)列缺穴
2025-03-06
图片
列缺之名:始于闪电,终于穴位。在古老的中医文化里,每一个穴位的命名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,列缺穴也不例外。列缺,在古代是闪电的代称。
在《淮南子》中就有“雷以电为鞭,电光照处,谓之列缺”的描述,这一记载很好地印证了“列缺”与“雷电”之间的紧密联系。
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,在生产生活,和与自然对抗的过程中,将这一名称与穴位的位置和气血运行有着奇妙的联系。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图片
从象形的角度看呢,闪电划破长空,留下的裂痕有点像列缺穴所在位置,位于两条肌腱之间,恰似裂缝一般。
《经穴释义汇解》中记载:“列缺,古谓天上之裂缝,天门。手太阴属肺,肺为藏之盖,居诸藏之上。高无上天,肺叶四垂,犹如天象。穴为手太阴之络,腕上一寸五分。手太阴自此分支别走阳明,脉气由此别离而去,似天上之裂缝。”
其中,“列” 有陈列、裂开之意,“缺” 则指缺口、空隙 ,从这个名字,我们就可以想象,肺经的经水在这个地方破缺溃散并溢流四方。
图片
而从经络理论来看,列缺穴是手太阴肺经的络穴,从这个地方支别走手阳明大肠经,就像闪电分叉,能量流向不同的方向,脉气也走向另一条经络,人体经络系统的复杂与精妙可见一斑。
图片
此外,《针灸甲乙经》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,对列缺穴的记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。
书里就说这个列缺穴他在哪呢?
“列缺,手太阴之络,去腕上一寸五分,别走阳明者。”

就是说,列缺穴位于手腕上一寸五分处,是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的联络点,突出了列缺穴在经络系统中的特殊地位。
还有《针灸甲乙经》里,也有关于列缺穴的主治病症的记载:
“寒热,胸背急,喉痹,咳上气喘,掌中热,数欠伸,汗出善忘,四肢厥逆,善笑,溺白,列缺主之。”
从这些病症可以看出,列缺穴对于肺系疾病,如咳嗽、气喘、喉痹等,有着显著的治疗作用。
同时,还涉及到了一些全身性的症状,如寒热、四肢厥逆等。
例如,当人体受到外邪侵袭,出现发热、咳嗽、咽喉肿痛等症状时,刺激列缺穴可以起到疏风解表、宣肺利咽的作用,帮助人体恢复健康。
而在《针灸大成》中 “头项寻列缺” 这句歌诀也被广为流传,成为了中医临床治疗头项部疾病的重要指导原则。
它简洁明了地阐述了列缺穴在治疗头项部位病症方面的显著功效。
图片
在日常生活中,很多人都有过头痛、落枕的经历。
头痛的原因多种多样,可能是外感风寒、风热,也可能是气血不畅、经络阻滞。
而列缺穴作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,又通任脉,具有宣肺散邪、通调经脉的作用。
当邪气侵袭人体,导致经络气血运行不畅,引发头痛时,刺激列缺穴可以通过调节经络气血,达到止痛的效果。
对于因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,按压列缺穴可以疏散风寒,缓解头痛症状。
图片
落枕也是一种常见的颈部疾病,多因睡眠姿势不当或颈部受寒所致。
患者常常感到颈部疼痛、活动受限,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。
365建站根据 “头项寻列缺” 的原则,刺激列缺穴可以有效地缓解落枕引起的疼痛和不适。
这是因为列缺穴能够调节颈部的经络气血,使颈部的肌肉得到放松,从而改善颈部的活动功能。
在临床实践中,许多患者通过按摩或针刺列缺穴,落枕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